跨境互联是 SD-WAN 的一种重要应用场景,由于目前 SD-WAN 标准化尚未完成,且境内外厂商设备在不同区域部署均有各自的局限性,建议现阶段以市场需求及收益预测为依据,引进至少一个国产厂家和一个境外厂家,使企业客户可自主选择,享受不同解决方案的产品特性,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、一带一路中资产业园和外资企业来华等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。
从长期发展来看,引进多厂家必然带来成本的增长。在后续发展中 SD-WAN 服务提供商、运营商、设备提供商等应联合攻坚,积极探索与推进异厂家互通方案,使多厂家 SD-WAN 服务具备互操作性,以帮助建立 SD-WAN 标准化体系,实现更好的自动化流程和更灵活的拓展。多厂家跨境互通建议分阶段实现。
第一阶段互通:转发面通过静态路由或 BGP 传递 Overlay 私网路由,通过 VLAN 区分租户;控制面由各厂家控制器实现本厂家设备控制与业务发放;境内平台与境外平台实现 Overlay 路由信息与租户信息的交互。
第二阶段互通:转发面通过 BGP 或 EVPN 传递 Overlay 私网路由,通过 VLAN 或 VxLAN 区分租户 ;控制面引入统一控制器,南向统一对接各厂家控制器,完成设备控制和业务发放,实现异厂家解耦;境内平台与境外平台实现 Overlay 路由信息与租户信息的交互。
因 SD-WAN 路由的灵活性,跨境 SD-WAN 存在翻墙风险。目前通过权限管理禁止客户设置 CPE 的路由策略,保证 SD-WAN 跨境业务合规性。随着业务的发展,客户要求自主操作的需求将逐渐增强,使 SDWAN 跨境业务合规性受到威胁。如何规范业务内容,如何监管业务合规性,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与措施,是 SD-WAN 后续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。
田鑫,专业的企业组网服务商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组网(SD-WAN、MPLS、云互联),业务云化、数据中心、网络安全、行业IT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。
更多相关内容推荐:
什么是SD-WAN?sdwan的功能与应用场景是什么?
SD-WAN 主要的三种典型应用场景:云网融合、多点 VPN、边缘计算
软件定义广域网,SD-WAN 通用的5个功能模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