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,对网络的要求不断变高,网络需要具有更高的弹性、灵活性和成本效益。传统的 IP 网络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网络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。在这种情况下,SD-WAN 技术应运而生。
SD-WAN 是软件定义广域网(Software Defined WAN)的缩写,软件定义网络(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, SDN)在广域网上的具体应用。SD-WAN 通过将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,简化了 WAN 的管理和操作,其优点是允许用户使用低成本和商业可用的 Internet 访问来构建高性能 WAN。
目前业界已经存在了许多 SD-WAN 控制系统,尽管这些系统在具体实现上存在显著的个性化和差异化,但是在基本设计原则上仍然表现出交集与共性。例如大多数系统都分为应用层、控制层以及基础设施层。而在控制层又都有着南向接口与北向接口两个通讯接口的概念,这些控制系统都着眼于路径选择最优算法、 负载均衡方案、流量调度策略等方面。
而长期以来 SD-WAN 系统的收敛性问题一直被人们忽视,即当控制系统出现重大故障的情况下,如何快速完成控制平面的一致性维护,主动清理网络中残留的失效策略,并最大限度保持服务的连续性。
对于 SD-WAN 系统来说,网络并非封闭可控的实验环境,系统随时会被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干扰。网络中的丢包、高延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,偶尔还会出现网络分区,网元宕机等等无法预估的特殊情况。因此,作为一个运作在广域网的 SD-WAN 系统,整个网络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,控制器内存数据也无法保证和数据平面网元真实状态的一致性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不一致状态会越来越严重,最终达到一个不可控的状态,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外部的机制去维护整个系统, 并推动整个系统收敛,达到集中式系统的系统收敛性。
田鑫,专业的企业组网服务商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组网(SD-WAN、MPLS、云互联),业务云化、数据中心、网络安全、行业IT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。
更多相关内容推荐:
什么是SD-WAN?sdwan的功能与应用场景是什么?
SD-WAN 主要的三种典型应用场景:云网融合、多点 VPN、边缘计算
软件定义广域网,SD-WAN 通用的5个功能模